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,逐步提高保障标准。
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、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,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。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,强化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。
健全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、依法决策机制,推进政务公开,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,加强行政问责制,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,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,提高政府公信力财税金融、要素价格、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,政府职能加快转变,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。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碳排放大幅下降,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,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。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,社会更加和谐稳定。——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。
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、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,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,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,贫困人口显著减少,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。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,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。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。
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,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,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。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,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,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,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,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,健全农业保险制度,改善农村金融服务。加大支持西藏、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,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。
——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。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,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,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。
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,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。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,加强救援队伍建设,提高物资保障水平。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作用,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,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,发展新型文化业态,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,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,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,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。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,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。
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,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。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,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。推进农业科技创新,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,发展现代种业,加快农业机械化。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,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。
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,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,把解决高校毕业生、农村转移劳动力、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。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,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。
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。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。
(54)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。立足当代中国实践,传承优秀民族文化,借鉴世界文明成果,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,提高文化产品质量,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、艺术精湛、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。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,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、公路、沼气建设,继续改造农村危房,实施农村清洁工程,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。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,增进相互信任,提高合作水平。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,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,发展高速铁路,加强省际通道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,积极发展水运,完善港口和机场布局,改革空域管理体制。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,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,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,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。
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。促进教育公平,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,重点向农村、边远贫困、民族地区倾斜,加快缩小教育差距。
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,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,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,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。
加强人权保障,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。加强市场监管,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,抑制投机需求,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。
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。坚持广覆盖、保基本、多层次、可持续方针,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。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,逐步提高扶贫标准,加大扶贫投入,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,有序开展移民扶贫,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。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,完善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,整合各方面力量,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。
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,积极发展旅游业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,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,加强知识产权创造、运用、保护、管理。
坚持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,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、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。(49)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。
落实节约优先战略,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、供需双向调节、差别化管理。—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。
推动建立均衡、普惠、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,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。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,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,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,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。发展海外工程承包,扩大农业国际合作,深化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,积极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的项目合作。
(34)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。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。
(4)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。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,加强两岸文化、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,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。
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。加大公共安全投入,加强安全生产,健全对事故灾难、公共卫生事件、食品安全事件、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。